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无名142-144 (第1/3页)
142
翌日晨,我们便拜别九流门弟子,启程回清河了。
走东门绕聆杏村,走白马津乘船,顺流而下正好到清河。
路上经过大相国寺,我想着赵大哥给的玉叶,便进寺询问。
原来那玉叶是信物,凭信物可以参阅一本集天下武学精要的书,书名为《太平武墓》。
太平之年不兴兵戈,是为武墓。
可要致太平,却需要无数努力。
是以,太平武墓是一个愿望。
时间紧,我只读了两章——首章和末章。
第一章很简单,寥寥数字,我早已领悟。
末章也不难,字里行间的要义我轻松参悟。
而后才发现,本卷之后竟然还有隐录,流派分录。
赵大哥让我务必使用江晏传授的武学……莫非鸣金虹卷有赵大哥特意编排的精华?
可惜时间不多了,下回来开封,倒可以好好参阅。
与刀哥红线汇合,继续往前走去,到了樊楼,也到了城门口。
再繁华又如何,终究不是家。
是时候离开了。
一路北上,渡黄河。
待接近清河不羡仙时,我戴上了面具。
“你以后难道一直戴着面具?”刀哥问道。
“嗯。”
“啊?”红线一惊,“那……如果不羡仙重建了,老——”
我比了一个噤声的姿势,红线顿时不说话了。
还有外人在呢。
待下了船,重新踏上清河的土地,远离了人群后,我才解释道:“我在清河必须如此。这是寒姨的吩咐。毕竟,在外人眼里,不羡仙的少东家已经死了。”
红线难过地低下头来,默默不语。
“时间还早。既然回来了,先去给周叔报平安吧?”
“嗯!”
在临江驿换了马,朝不羡仙坡上坟头去。
红线跪在周叔墓前,细说着她在开封认识的朋友,隐去了我的姓名。
我和刀哥在远处静候着,没有打扰。
“那就是……的坟?”
我知道刀哥在问什么。
周叔墓旁的墓碑,刻着“汪喆”的名字。
只是“汪”字有些别扭。
不论如何,是汪喆不是王喆,所以……“不是。”
“你到底有多少个名字?”
“很多很多。”
“哼。说正经的,小子,今晚住哪?”
“你之前住哪?”
“之前住的活人医馆……”
“刀哥便按往常住,不必管我。我自有去处。”
之前游历善妙洲,走到哪睡到哪,没那么多讲究。只偶尔回无面人地宫换衣服。
现在嘛……
行囊里的血衣要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