迫嫁成婚(古言/强制爱/男替身)_会友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会友 (第1/2页)

    

会友



    眼瞧着护城河畔的柳树都抽了新芽,被亲爹关了小半个月的杨寅,才解了禁足。

    崔玉拿着他那张花里胡哨的请柬,上到迎宾楼的厢房时,在金殿上被杨寅供出姓名的一众公子贵女,正挟着他一通灌酒。

    虽说大家伙儿都是世家子弟中的纨绔,但其实他们心中多少还拿着点分寸,平日里能闹上公堂的事都少有,更何况是闹上金殿?

    想来,这回被杨寅供出来,是人人都没逃得了一顿毒打。

    作为此事的罪魁祸首,崔玉自然也逃不过被灌酒,好在这帮人先在杨寅身上撒了气,到她这儿,只是小惩大诫,多落得几句嘴上埋怨。

    待闹累了,众人便歪七扭八围坐到席间,开始聊起闲天。

    “近日城中议论最热的孤女争产案,你阿耶想好怎么判了吗?”

    “律法言明,女子不设私产,她无父无兄亦无嫁娶,家产自然是由族亲代管,这案子有什么好判的。”

    席间的娘子们闻言,纷纷蹙眉。

    “京中设有私产的女子还少吗?就席间坐的这几位,谁名下没有几个田产铺子。再说了,她一个孤女,那些族亲都快出五服了,凭什么代管她家的私产?”

    “就是啊,人小娘子年纪轻轻,一路从郢州告到玉京,就想讨个公道,难不成你们真要逼着她去敲登闻鼓啊?”

    被围攻的玉京府尹之子赶紧讨饶。

    “诸位娘子莫同我发脾气啊,这事,究竟是遵律法还是顺民意,不都得看我阿耶的抉择嘛。”

    “是啊,”席间自也有人替兄弟帮腔,“况且,京中有私产的女子,哪个不是出自世家大族、富绅商贾?那郢州来的小娘子只是一介布衣,怎可相提并论?”

    众人议论到此,闹了个没兴,蔫蔫歇了一阵,才又有人复开口道:“诶?你们有人知道,那个差点进三甲的魏铮,是谁留下的吗?”

    “被分到太仆寺当涤马官那个?”

    被挑起兴致的人探问,扭头看向了端着酒杯的崔玉,“我听闻,他前些时候好像得罪了你家那位陆郎君,莫不是玉娘……”

    “诶诶诶,”崔玉赶紧抬手打住,“我可没有那个闲钱,替不识情趣的探花郎出头。”

    众人先是一阵哄笑,后又循着蛛丝马迹,谈论起了魏铮与农户之女的婚事,正八卦着是哪家被伤了心的贵女徇私报复,崔玉又冷不丁插进了话去。

    “说到京郊,你们知道南山脚下那片竹林里的庵堂,住的是哪家的太夫人吗?我上次去闲游,见那块景致不错,想小坐一番,不想竟讨了她一顿骂。”

    “秦家长房的,”有知情的立刻笑叹,“玉娘你才来京三年多,不知她也正常,秦太夫人出自镇北侯府,年轻时便是个泼辣的,不好惹。”

    崔玉佯装好奇,挑眉探问:“可我记得,如今秦家掌权的是二房……”

    “嗐,秦家长房除太夫人外,皆因十年前的一场暴乱死于非命了,太夫人思念亡夫,便搬去京郊的庵堂为他诵经超度,听我阿娘说,近十年都不曾回来过。”

    席间众人大约都听过秦太夫人与先夫的恩爱往事,不免举杯共叹造化弄人。

    唯有崔玉,暗暗蹙眉,从他们这里打听到的消息,与容卿在坊间搜寻的,几乎完全一致。

    什么样的消息传了小十年,经过了那么多人的口,还能维持住一个样子呢?

    老镇北侯战死沙场时,秦太夫人都能拼着一腔孤勇提枪上阵、代父出征,如此烈性,又怎会眼睁睁看着乱匪屠尽了夫家,却在事后无所作为,甘心困守庵堂整整十年?

    最重要的是,近十年都未归京的秦太夫人,如今又是为何,要替那毫无关系的寒门子魏铮,谋求官职呢?

    崔玉撑着下巴,饶有趣味的勾起了唇角,这背后,似乎是藏着个了不得的秘密啊。

    因着杨寅刚解了禁足,天色初见昏沉,他便早早散了酒局,赶在太府寺卿归家前,回去装一阵乖顺。

    出于仗义,最后帮他顶了几杯的崔玉,晃晃悠悠走出迎宾楼,与同样醉眼迷蒙的好友们拱手辞别,这才扶着车辕踉跄着钻进了车厢。

    青竹坐在一旁止不住的叹气,见她实在醉得难受,只好强忍着没再絮叨。

    “去宫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